前言
我們在前文《APP漏洞掃描器之本地拒絕服務檢測詳解》了解到阿里聚安全漏洞掃描器有一項靜態(tài)分析加動態(tài)模糊測試的方法來檢測的功能,并詳細的介紹了它在針對本地拒絕服務的檢測方法。
同時,阿里聚漏洞掃描器有一個檢測項叫未使用地址空間隨機化技術, 該檢測項會分析APP中包含的ELF文件判斷它們是否使用了該項技術。如果APP中存在該項漏洞則會降低緩沖區(qū)溢出攻擊的門檻。
本文主要介紹該項技術的原理和掃描器的檢測方法。由于PIE的實現(xiàn)細節(jié)較復雜,本文只是介紹了大致的原理。想深入了解細節(jié)的同學可以參看潘愛民老師的書籍《程序員的自我修養(yǎng)》。
PIE是什么
PIE(position-independent executable)是一種生成地址無關可執(zhí)行程序的技術。如果編譯器在生成可執(zhí)行程序的過程中使用了PIE,那么當可執(zhí)行程序被加載到內存中時其加載地址存在不可預知性。
PIE還有個孿生兄弟PIC(position-independent code)。其作用和PIE相同,都是使被編譯后的程序能夠隨機的加載到某個內存地址。區(qū)別在于PIC是在生成動態(tài)鏈接庫時使用(Linux中的so),PIE是在生成可執(zhí)行文件時使用。
PIE的作用
安全性
PIE可以提高緩沖區(qū)溢出攻擊的門檻。它屬于ASLR(Address space layout randomization)的一部分。ASLR要求執(zhí)行程序被加載到內存時,它其中的任意部分都是隨機的。包括
Stack, Heap ,Libs and mmap, Executable, Linker, VDSO。通過PIE我們能夠實現(xiàn)Executable 內存隨機化
節(jié)約內存使用空間
除了安全性,地址無關代碼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內存使用效率。
一個共享庫可以同時被多個進程裝載,如果不是地址無關代碼(代碼段中存在絕對地址引用),每個進程必須結合其自生的內存地址調用動態(tài)鏈接庫。導致不得不將共享庫整體拷貝到進程中。如果系統(tǒng)中有100個進程調用這個庫,就會有100份該庫的拷貝在內存中,這會照成極大的空間浪費。
相反如果被加載的共享庫是地址無關代碼,100個進程調用該庫,則該庫只需要在內存中加載一次。這是因為PIE將共享庫中代碼段須要變換的內容分離到數(shù)據(jù)段。使得代碼段加載到內存時能做到地址無關。多個進程調用共享庫時只需要在自己的進程中加載共享庫的數(shù)據(jù)段,而代碼段則可以共享。